《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31日 06 版)
“21世紀誰養(yǎng)活中國人?”1994年的夏天,一位外國學者的質疑在國際上引發(fā)各種討論。
如今,站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回頭再看這個問題時答案早已顯而易見。這其中,雜交水稻功不可沒。中國的雜交水稻不僅裝進了世界人民的“米袋子”,更讓很多人鼓足了“錢袋子”。僅在中國的成功推廣,就為人類每年多養(yǎng)活7000萬人口,而且對世界范圍內減少饑餓也作出了卓越貢獻。
從1979年首次走出國門起,中國的雜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數十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了研究和推廣,其中亞洲的印尼、印度、菲律賓、越南、孟加拉國、緬甸,美洲的美國、巴西、委內瑞拉、烏拉圭、哥倫比亞等國家都已進行了大面積的商業(yè)化種植。
作為中國首創(chuàng)的農業(yè)高科技育種技術,雜交水稻正在悄然改變著世界。
播種希望
“雜交水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馬達加斯加安巴通德拉扎卡市阿拉法村里有個“雜交水稻之王”,他叫蘭德爾。村民們都以他為榜樣,羨慕蘭德爾一家住著紅磚瓦房,操縱著自家的拖拉機、旋耕耙在20多公頃的農地上愉快播種,收獲喜悅和幸福。
農耕時,蘭德爾經常會將拖拉機停在一座面積僅有20平方米的茅草屋前,那是他5年前的家。那時,全家7口人擠住在小小的茅草屋里,一家人平時靠務農和打零工為生,由于農耕工具落后、效率低下,每年僅能種植1公頃多的土地。辛苦勞作僅能保證最基本的溫飽,頓頓白米飯對這個家庭來說都是一種奢侈。
如今,凝望著茅草屋的蘭德爾,臉上透露出了一絲得意。站在一旁的同村村民走來,興奮地摸著蘭德爾的拖拉機,討教著種植雜交水稻的成功經驗。一提到雜交水稻,蘭德爾的話匣子便打開了:
2010年,蘭德爾成為湖南袁氏雜交水稻國際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稱“袁氏國際”)援助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示范中心第一批接受培訓的農民。起初,他還對雜交水稻這項技術有些抵觸,認為農作就是“靠天吃飯”,再先進的技術也不可靠。通過袁氏國際的培訓、聆聽知識講座后,蘭德爾開始嘗試種植雜交水稻。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年過去后,他種植的1公頃雜交水稻收獲稻谷7噸多,產量是當地常規(guī)稻的3倍。嘗到甜頭的他立刻成了雜交水稻的忠實“粉絲”。到2014年底,種植面積已超過20公頃。現在,他幫帶著村里20余戶農民種植雜交水稻,面積已擴大到200多公頃。“雜交水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村民們興奮地說。
截至2014年底,雜交水稻在馬達加斯加的推廣面積累計超過9000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為6噸,累計為該國貢獻約125萬美元的財政收入。雜交水稻被當地賦予了“綠色希望種子”的稱號。
仁愛創(chuàng)新
中國精神讓雜交水稻在世界走得更久
“開車走在塵土飛揚的泥土路上,吸入鼻腔的都是灰塵,沒有路了就坐牛車。到偏僻農村進行宣傳和推廣時,我們隨身帶的干糧吃完了,就只能喝溪水找點野果吃。在野外吃飯,下手要快,不然只能跟蒼蠅搶食了……”袁氏國際援助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示范中心項目團隊助理李艷萍在向本報記者講述往事時,幾度哽咽。但這絲毫沒有動搖他們把雜交水稻技術普及給當地民眾的意志。2014年,馬達加斯加農業(yè)部向袁氏國際提出采購100噸雜交水稻種子的計劃。
惟愿蒼生俱飽暖。如今中國雜交水稻已被推廣到越南、印度、菲律賓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增產的糧食每年解決了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
中國稻種能夠遠播世界,靠的不單是以天下為公的仁愛精神,更是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日本最早啟動了超級稻研究,提出在15年之內把水稻產量提高50%,也就是要從每公頃6—8噸提高到每公頃9—12噸。隨后位于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也開始研究超級稻,目標是到2000年把水稻產量提高20%到25%,也就是從每公頃10噸提高到每公頃12—12.5噸。但是由于指標高、難度大、技術路線也很艱苦,上述目標都沒有如期實現。
而中國起步晚卻走得快,到2014年中國研究的超級雜交稻登上了畝產超過1000公斤的高峰,并且要挑戰(zhàn)國際上一些水稻專家認為的理論上水稻產量的極限,即每公頃15.9噸,使產量達到每公頃16噸。“中國雜交水稻一直處在全球領先的地位,擁有科研、生產和推廣的絕對優(yōu)勢。中國雜交水稻一次又一次地實現技術飛越,最主要的原因和關鍵是領軍人物袁隆平先生。”國際水稻研究所雜交水稻育種科學家謝放鳴說,袁隆平和他帶領的團隊,包括中國一代又一代的雜交水稻專家身上體現了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時代命題。
重視本土
本地化運營打開廣闊市場
要實現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的夢想,需要開發(fā)好品種,同時拓展渠道,讓好種子走出國門。
謝放鳴說,目前中國政府正逐步打開國門,促進中國雜交水稻在全球范圍的推廣,同時許多國家也開始積極推廣雜交水稻。例如,印尼今年將雜交水稻列為其推動農業(yè)現代化、促進農糧發(fā)展的六大政策之一。相信中國雜交水稻會借勢而為,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為全球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印度尼西亞是僅次于印度和中國的世界水稻種植第三大國,與中國相比,土壤、溫光、病蟲害等栽培環(huán)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對雜交水稻本地化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隆平高科印尼公司充分利用來自中國的援助設備,從零做起,為當地農技部門建起了雜交水稻種子實驗室。通過潛心鉆研,悉心篩選優(yōu)良品種,為雜交水稻本地化高產栽培總結出了一系列符合印尼旱季、雨季條件的方案。
印尼南蘇拉威西省副省長阿古斯阿里分表示:“去年使用隆平高科LOPP11種子后全省的商品谷增產幅度同比達到13%,非常振奮人心,感謝中國雜交水稻技術!”中國雜交水稻的牌子逐漸走入印尼農民的心田。
“雜交水稻在海外的生產、推廣體制都和國內很不一樣,中國雜交水稻走出去必須實現本地化。”謝放鳴說,每個國家土壤條件、種植水平都存在差異,當地消費者對大米口感的偏愛也不盡相同,未經本地化的稻種必定“水土不服”。謝放鳴建議,中國做雜交水稻推廣要以培訓本地人才為重點,結合國內外科研、種植人員,加速稻種開發(fā)、生產本地化。
如今,越來越多像隆平高科、袁氏國際等種業(yè)公司在海外進行研究推廣。他們把雜交水稻的魅力展現給了外國政府、農民和科研人員。通過中國研究推廣人員的努力,越來越多人看到了雜交水稻的增產表現和技術突破、相信雜交水稻能在本地種植成功。
馬達加斯加農業(yè)司技術創(chuàng)新扶持處的拉拉·艾里祖一直跟隨著袁氏國際團隊進行雜交水稻的推廣工作。他感嘆說,“我喜歡中國人務實的工作作風。雜交水稻讓我們看到了增產增收的希望。我們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我們正走在一條希望的道路上。”
(本報約翰內斯堡、雅加達、曼谷、北京3月3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