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再添“中國符號”。二十四節氣被稱為農耕時代的“時間智慧”,它將天文、物候、農事和民俗完美結合,千百年來一直被我國人民所沿用。這一鐫刻著農耕文明印記、跳動著傳統文化之脈的精神符碼、古老智慧,在追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建設美麗中國的今天,依然照耀我們的生活,啟迪我們的智慧。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對激發“三農”人的自豪感,增強我國農業自信和創新力,創造現代新農耕文明具有深遠意義。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農耕文明對人類的偉大貢獻。我國先民在長期農耕實踐中發現,農作物耕種需要根據太陽運行情況進行。二十四節氣就是古人根據太陽在一年中對地球產生的影響而概括總結出的一套氣象歷法,用來指導農事活動。通過觀星臺,古人在正午測日影,夏天日影最短,冬天日影最長,將最長(冬至)與最短(夏至)之間,分為24等份,這就產生了二十四節氣。它自秦漢時期至今已經沿用了2000多年。 根據二十四節氣的規律,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豐富的農事諺語。如“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小滿前后、種瓜點豆”等。農民借助于節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將一年定格到耕種、施肥、灌溉、收割等等農作物生長收藏的循環體系之中,將時間和生產、生活定格到人與天道相應乃至合一的狀態。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鮮明體現。得益這種智慧的指引,中華民族創造了舉世公認的傳統農業輝煌。 二十四節氣還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它承載著中國哲學特有的韻味,讓中國人的生活世界成為氣韻流動的世界。它讓綿延的生活有了“標點句逗”,營造著中國式的充滿節日詩意的生活。 節氣的美是太陽賜予的。一個一個的節氣,仿佛是“太陽的腳步”,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寒來暑往、物候變化中感知。于是,在百姓心目中,驚蟄“是一聲春雷驚醒了泥土中沉睡的小蟲,竹筍頂開了泥土”;小滿“是麥田的瘋長,每一株麥子都飽滿起來,在陽光下都是向上的力量”。很多地方的百姓會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來準備自己的生活物資;“清明吃青團、立秋吃西瓜”“冬至餃子、夏至面”的風俗依舊流行;現代養生也看重節氣,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病夏治”等等。 許多節令伴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如:春分立蛋、清明踏青掃墓、谷雨采茶、小暑嘗新米、大暑吃鳳梨、白露不露身等。有的地方仍把節氣當作節日一般度過,如“非遺”項目三門祭冬、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等。在這樣的民俗事項當中,繼承、傳播和弘揚了傳統文化,增加了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二十四節氣及相關活動,凝聚族群,和諧天人,富有情趣,有助于化解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中城市人的生活焦慮、心靈孤獨,因而對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極具價值。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傳承和保護的新起點。非遺保護的真正目的,在于面向未來的傳承文化傳統,為中國當代文化的創新與世界文明的發展提供動力。 古人通過對農業生產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締造培育了二十四節氣等中華農耕文明的驕傲。隨著現代科技發展,人類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強了,設施農業、大棚蔬果等讓我們不再受節氣的嚴格制約。二十四節氣對于農事的指導功能有所減弱。但不管社會發展如何日新月異,人類對土地、對農業的依戀不會改變,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二十四節氣仍是許多種植戶進行農業生產、安排農村生活的根據;二十四節氣進入小學課程,成為培養孩子認知自然萬物的時間坐標;二十四節氣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 二十四節氣蘊含的農耕文明智慧和理念,不僅對發展未來生態、有機、循環現代農業有重要指導意義,對全社會和諧健康發展也頗具啟迪。然而,在“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提種地,未來農村將由誰來種地?”的隱憂下,一些附著在農業生產上的農耕文化正在消亡。二十四節氣等農耕文化傳承任重道遠。因此,亟需在年輕人特別是農村年輕人(包括打工青年)中,科普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生產生活的關系。營造好發展環境,讓青年農民熱愛農業、農村,成為二十四節氣的傳承人、使用人和受益人。 先賢的智慧和創造力,激勵當代“三農”人在傳承、保護傳統農耕文明的基礎上奮發前行,創造新的“三農”光榮與夢想。當前,現代農業和生態美麗鄉村建設,為新農耕文明的孕育發展創造了契機和廣闊空間。期待中國農業為世界農耕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劉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