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底部成為過去,新的低點已經出現防線失守農民焦急,經營無利糧商嘆氣。
12月上旬末,國內玉米現貨市場跌勢再度明顯,無論產銷區還是南北方港口跌幅都比較大。飼料消費量下降、深加工企業開工率不足、國家政策利好支撐力度有限、市場看空氣氛濃厚等因素依然嚴重打壓市場價格,在對近期市場趨勢沒有看好希望及信心的同時,失望程度便隨之提高,進而由產區至銷區的跌勢行情一觸即發。當全國均價跌破前期人們心理價位之后,最后的防線就已經失守,對于后期現貨價格還有多大下跌空間,市場人士已經不敢輕易做出判斷,僅希望繼續關注市場狀況的變化來進行操作。
現貨價格再次下探
近日,國內玉米現貨市場重回跌勢,并且在市場悲觀氣氛、飼料需求低迷、多元收購主體停收現象增多等情況影響下,局部地區價格出現大幅下跌。據中國大豆網統計,截至12月11日,國內玉米現貨市場日均價為每噸(下同)1500元,與上周相比下跌30元,與上月同期相比下跌90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跌205元。其中,除了銷區市場跌幅相對較小外,其他市場下跌幅度都比較大。黑龍江集賢糧點收購報價900-940元,水分含量28%,較上周下跌60-100元;肇東深加工企業收購報價970元,水分含量30%,下跌60元。吉林省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普遍下跌,幅度集中在10-20元之間;糧商收購報價下調幅度相對較大,通常在20-40元。遼寧省港口周邊地區跌勢明顯,錦州港口周邊糧商干糧收購價1450元,下跌50-70元;營口港周邊糧商收購價1430-1440元,下跌60-70元;北方港口平倉價隨之降至1480-1500元之間。關內產區企業降幅較大,類似鄒平和壽光、濰坊等地廠門報價下跌70-100元不等;糧商收購價跌幅相對較小。南方的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省份市場售價受產區波及,均有所回落。廣東港口主流成交價也下跌30 -40元,至1550元。由此可見,在利空占據主導的情況下,本月以來國內現貨市場延續跌勢格局,并且在沒有明顯利好支撐的情況下,弱勢暫難改變。
需方喪失采購熱情
雖然我國玉米產量大幅提高,但受飼料和深加工需求低迷、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玉米現貨價格并未保持住高位運行趨勢,而是在多方利空因素影響下不斷走低,并且已經跌至兩年前的價位。分析原因,筆者認為主要受需求低迷影響。首先,養殖業遭遇寒冬,由于禽蛋肉市場供應充足,其價格自今年以來便一路下跌,至下半年較多養殖戶已經虧損,畜禽出欄之后補欄意愿不強甚至推遲補欄時間,直接導致飼料需求量下降;其次,深加工企業利潤不佳甚至虧損,限產、停產現象普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際糧價持續下滑,我國市場也遭受了影響,加之取消了出口退稅政策,一些以玉米為生產原料的酒精、淀粉、燃料乙醇、DDGS、蛋白粉等深加工產品出口量明顯下降,轉入國內銷售之后因供大于求,其產品價格一路下滑,尤其淀粉產品價格一度下探,致使深加工企業利潤嚴重縮水,無奈限產、停產,導致玉米消費量明顯下降。兩大玉米消費主體需求量下降,加之正值供應旺季,玉米價格跌勢不止。
農民糧商望糧興嘆
2008年產新玉米上市以來價格一路走低,雖然此間國家下發兩次在東北進行中央臨時存儲玉米收購任務,但由于種種原因,并未起到拉動玉米市場甚至托底的作用,在價格持續下跌過程中,農民焦急萬分,糧商也因利潤微薄甚至無利潤而望糧興嘆。2008年我國玉米產量有望達到1.56億噸,高于去年,并且糧食質量普遍好于去年,加之種植成本明顯提高,農民原本期望賣到一個相對好點的價位,但是沒有料到,玉米上市后持續下跌。那些按兵不動的糧商,雖然沒有錢可賺,但是不至于虧損;自上市之初便一直參與購銷的糧商,利潤非但不夠豐厚,有的甚至賠錢。短期憑借飼料消費狀況好轉和深加工企業開工率提高來提振市場難度相當大,甚至沒有希望。所以短期內糧商仍不適合進行囤積,筆者更傾向于明年春季再入市囤貨比較適宜,因當前絕大多數糧源留存在農民手中,春天氣溫逐漸回升,農民可能集中售糧,屆時現貨價格可能進一步走低。
無人敢言底在哪里
在眾多利空因素影響下,國內玉米現貨市場價格繼續下探,先前市場人士預期的底部價位,在這次跌勢當中成為過去,又一個新的低點已經出現(12月11日國內現貨均價1500元/噸,較10日下跌15元/噸)。目前市場人士已不敢輕言底部,只是覺得在飼料消費狀況不佳、深加工企業效益難以好轉、國家不繼續出臺強有力的利好政策情況下,玉米現貨將維持偏弱走勢。當前市場氣氛極度偏空,即便不斷有國家有望發放幾百萬噸玉米出口配額的消息出現,但如果不給予出口企業退稅補貼等優惠政策,也無濟于事,現貨價格跌勢依舊。雖然也有消息稱,國家可能還會下發中央臨時存儲玉米收購任務,但人們依然擔心其能否對市場起到多大利好作用。所以,無論供需雙方,購銷都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