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響玉米秸稈腐解的因素。①水分。玉米秸稈還田田間土壤含水量應在田間持水量的60%-70%最適于玉米秸稈腐爛。②溫度。田間土壤的溫度高低不僅影響微生物群體組成活性,也將影響土壤酶的活性。溫度過高會抑制微生物活動,使土壤中酶失去活性,溫度過低微生物活性弱,玉米秸稈腐爛緩慢,一般適宜溫度在28~35℃范圍內。
(2)玉米秸稈還田適當施用有機肥料。在玉米秸稈還田中適當配施一定量的氮肥。一般認為,微生物每分解100g秸稈約需要0.8g氮,即1 000kg秸稈至少加入8kg氮才能保證分解速度不受缺氮的影響。對于缺磷和缺硫的土壤還應補施適量的磷肥和硫肥。
(3)玉米秸稈還田的時間、數量和質量。在玉米收獲前6~7天,每畝用克無蹤0.5kg或者用草甘膦1kg兌水60kg在晴天均勻噴灑田間,殺除雜草。
秸稈還田的數量可根據土壤狀況而定。在較瘠薄的土壤上,施肥量不足的情況下,秸稈還田數量不宜多,一般(200-260公斤/畝)為宜。在較肥沃的土壤上,施肥充足的條件下,還田數量可達(400-500公斤/畝)。還田后要及時耕翻,使秸稈殘體分散均勻與土壤充分混合。要求耕翻18-20cm,耙平并加重鎮壓,避免出現翹虛現象。
必須保證秸稈粉碎質量,采用機械作業時,要求拖拉機用低檔作業,以增加粉碎時間和切割速率。收獲果穗后立即還田,趁秸稈青綠狀態進行,既易粉碎,又能保證質量。在秸稈腐解過程中產生一些有機酸,往往抑制種子發芽和前期生長。為此,應該注意采取耕作措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氣狀況。秸稈還田技術性較強,掌握不好會出現負效應。各地要摸清在不同氣候(溫度、降水)、土壤條件(土壤類型,質地、肥力)和生產水平條件下秸稈的腐解情況,確定適宜的翻壓時間、翻壓數量、補氮數量,并選準過硬的還田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