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 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李克強周永康出席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2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關于科技思想的基本觀點。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加快縮小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差距,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出席會議。
這次兩院院士大會,是我國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界最高學術團體召開的一次盛會。胡錦濤首先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
祝賀,向兩院院士和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在抗震救災這場艱苦卓絕的重大斗爭中,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工程院急國家之所急、幫災區之所需,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緊緊圍繞抗震救災,深入開展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導性、綜合性、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為黨和國家組織領導抗震救災提供了科學依據。希望廣大院士用科技的力量積極支援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幫助災區人民早日重建美好家園。
胡錦濤強調,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并大力推進科技事業,實施一系列推進科技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不斷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極大地激發了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迎來了我國科技事業大發展的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從科學研究理念到科技工作地位、從科技體制機制到科研環境條件、從科研布局到科技實力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刻變化,我國科技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國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豐富了我們對科技發展規律和科技工作戰略地位的認識,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為我們繼續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更好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重要而深刻的啟示。
胡錦濤指出,科技已成為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落實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人口健康、保障公共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迫切需要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有力的技術支撐,迫切需要我們加緊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我國科學技術跨越式發展。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胡錦濤在講話中就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提出4點要求。一是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首要任務。要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動力,在若干重要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創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的國際著名品牌。要堅持把以人為本、改善民生作為科技事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科技進步和創新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二是必須以制度創新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要以服務國家目標、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出發點,以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為重要目標,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各項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有利于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既體現中國特色又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三是必須培養造就宏大的創新型人才隊伍。要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全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遵循創新型科技人才成長規律,不拘一格,廣納群賢,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鍛煉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成就人才。四是必須以創新文化激勵科技進步和創新。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最大限度地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最大限度地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激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特別是要為年輕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和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
胡錦濤指出,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工程院是國家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方面的最高咨詢機構,是國家的科學技術思想庫。兩院院士要繼續團結帶領全國科技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決策咨詢,努力為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問題提供咨詢建議,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發揮兩院院士和各方面專家的作用,積極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胡錦濤就加強防災減災工作發表了重要意見,他指出,自然災害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們必須把自然災害預測預報、防災減災工作作為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工作進一步抓緊抓好。要加強對自然災害孕育、發生、發展、演變、時空分布等規律和致災機理的研究,為科學預測和預防自然災害提供理論依據。
要加強自然災害監測和預警能力建設,構建自然災害立體監測體系,建立災害監測-研究-預警預報網絡體系。要深入研究各種自然災害之間、災害和生態環境、災害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加強防災減災關鍵技術研發,強化應對各類自然災害預案的編制。要建立國家綜合減災和風險管理信息共享平臺,完善國家和地方災情監測、預警、評估、應急救助指揮體系。要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將災害預防等科技知識納入國民教育,提高全民防災意識、知識水平和避險自救能力。要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既學習國外的有益經驗和先進技術,也對人類社會共同防災減災作出貢獻。
出席大會的中央領導同志還有:王剛、王兆國、王岐山、回良玉、劉淇、劉云山、劉延東、李源潮、張德江、徐才厚、郭伯雄、何勇、令計劃、王滬寧、韓啟德、李建國、蔣樹聲、桑國衛、馬凱、戴秉國、杜青林、張榕明、錢運錄、鄭萬通、萬鋼、王志珍和宋健、錢正英,以及中央軍委委員陳炳德、李繼耐、廖錫龍、常萬全。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致開幕詞。大會由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主持。
近1200位兩院院士,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