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今年糧食有望實現連續5年增產,這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得益于農業部門扎實有效的工作,更得益于病蟲害的有效防控,實現蟲口奪糧。
據農業部有關部門介紹,受早春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入夏后降水集中等異常氣候影響,今年農作物病蟲災害呈多發、頻發、重發態勢,對今年糧食生產構成嚴重威脅。一是發生種類多。除小麥條銹病、水稻“兩遷”害蟲、稻瘟病、蝗蟲等重大病蟲普遍重發外,一些往年次生的、危害較輕的病蟲害,如小地老虎、紅蜘蛛、玉米病毒素病等在部分地區暴發成災。二是發生面積大。據初步統計,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已累計發生近28.47億畝次,比常年增加30%以上。其中,草地螟累計發生1.65億畝次,為有記錄以來最高年份。三是涉及范圍廣。水稻“兩遷”害蟲在黃河流域以南稻區均有發生,比常年向北延伸了近2個緯度;草地螟發生涉及內蒙古、黑龍江、北京、天津等8個省(市、區),為歷史罕見。四是發生程度重。小麥條銹病在西南和西北麥區、水稻條紋葉枯病在長江中下游稻區呈暴發流行態勢;蝗蟲發生顯著重于近年,天津等高密度蝗蝻面積是常年的5-6倍,局部每平方米高達萬頭以上;水稻“兩遷”害蟲在長江以南大部稻區大發生,稻縱卷葉螟在江南西部和西南東部地區田間畝蟲量達10萬頭以上,超過防治指標的20倍;往年二代草地螟幼蟲很少造成危害,但今年在北方農牧區大范圍暴發為害;玉米螟在東北、華北玉米主產區偏重發生。均給糧食生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針對今年農作物病蟲災害發生的嚴峻形勢,各級農業部門高度重視,加大力度,強化措施,采取非常之舉,最大限度減輕病蟲危害,為今年糧食實現連續五年增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是全面部署病蟲害防控三大戰役。針對今年病蟲發生種類多的情況,提出打好“區域性重大病蟲殲滅戰、局部性重大病蟲突擊戰和重大疫情阻截戰”三大戰役的總體布置,明確防控責任、目標和任務,并召開“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防控工作會議”,對打好“三大戰役”,加強病蟲防控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動員部署。同時,在每個防控的關鍵環節,召開應急防控現場會,下發緊急通知,分作物、分病蟲、分階段地對防控工作進行了專項部署。
二是加強對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為確保病蟲防控措施落到實處,我部不斷強化“公共植保”行為,明確提出要求,要將病蟲防控工作由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要求各地迅速成立由政府出面協調的病蟲防控指揮機構,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屬地責任,今年有21個省(區、市)成立了由省級主管領導任組長的重大病蟲防控指揮部。加強協調,抓好落實,對今年病蟲害防控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三是抓好病蟲害預測預報。為及時、準確掌握病蟲發生和防治動態,農業部對重大病蟲預測預報進行了規范,加大了重大病蟲監測調查的范圍、種類和頻度。從3月份開始,分階段啟動小麥條銹病、水稻重大病蟲、蝗蟲等重大病蟲監測與防控信息報告制度,將監測范圍由原來的小麥、玉米、水稻和棉花擴大到油菜和馬鈴薯,將報告的病蟲種類由5種增到11到,將報告頻率由每十天一報改為每周一報,對于草地螟等突發蟲情,還實行了日報制度。各地還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短信、農村宣傳板等形式將病蟲預報和防治要點傳遞到廣大農民手中,切實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防控”。
四是強化防控責任落實。為保證防控責任落實,農業部建立由部級和司局級領導牽頭的分片包干責任制,在防控關鍵時期,共派出30多個督查組,赴重點地區檢查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協助地方開展防控工作。在草地螟防控關鍵時間,僅黑龍江、內蒙古兩個省(區)我部先后就派出6個工作組進行督導,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加大防控資金的投入和力度。在我部的指導下,內蒙區農牧業廳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分區深入盟市指導防治,先后兩次派出13個工作組深入10個盟市檢查指導防治工作,全區12個盟市下鄉人員達7600多人次。為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為確保北京奧運安全和藏區的社會穩定,我部還組織相關省了“北京周邊地區蝗蟲聯防協調小組”和“西藏飛蝗聯防協調小組”,分區域明確防控責任和任務,確保蝗蟲“不成災、不起飛、不進京”
五是大力推進植保專業化防治。植保專業化防治是適應現階段農業生產形式和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農作物病蟲防治新形式,具有高效、安全、經濟的優勢,對確保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態環境安全和農業生產者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推進植保專業化防治,我部組織各地充分利用各級財政的應急防治資金,積極扶持發展專業化防治組織,加強對專業化防治組織的技術培訓與服務指導,對重要作物、重點區域、重大病蟲實行專業化防治,統防統治,大幅度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截止目前,全國各級農業部門已建成8萬個植保專業化防治隊伍。大力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聯防聯治,有效減輕了病蟲害。
六是積極落實防控技術和物質。針對不同的病蟲害,農業部提出了大力推廣小麥條銹病秋播拌種和秋苗點片防控,水稻“兩遷”害蟲“大區聯合監測、整體聯動、分區治理”的防控策略,結合化學防控,大力推廣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通過建立防治示范片、大力開展田間培訓、專家進行田間指導等措施,保證防治技術的落實到位;在進入防控關鍵期前,提前開展小麥、水稻等作物用藥質量檢查,組織農藥品種調劑,保證防治用藥的質量和數量。同時,積極與財政部溝通,下撥重大病蟲防控補助經費2.55億元,比去年增加2300萬元,有力地支持了防控工作的開展。
據初步統計,截至9月18日,今年防控糧食作物病蟲災害26.85億畝次,有效控制了病蟲危害損失。其中,將小麥條銹病控制在黃河流域以南,發生面積較上年減少1000萬畝以上,挽回小麥產量損失近250億斤,比去年多挽回7億斤;通過科學、有效的防治,水稻“兩遷”害蟲等重大病蟲發生面積較上年減少近2億畝次,挽回早稻產量損失約140億斤。實現了“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為害”的治理目標,不僅避免了蝗蟲、草地螟大量遷入農田給糧食生產造成毀滅性危害,而且還有效阻截了北京周邊地區蝗蟲、草地螟大量遷移,保障了北京奧運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