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目標是向畝產1000公斤邁進,這雖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樓梯,一步一步走。”3月3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袁隆平在駐地接受記者采訪,談到心愛的水稻事業,袁隆平十分興奮。
“水稻成熟時我一定去看!”
當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六安市委書記孫云飛也專程來到駐地拜訪。就在今年2月,經六安市申請,袁隆平同意在該市設立超級雜交稻畝產1000公斤的三個示范攻關點。
“高產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新突破可以在六安實現。”袁隆平說。去年9月,由袁隆平指導的超級稻百畝示范片實現926公斤,這一重大突破被兩院院士評為2011年十大科技進展第三名。
孫云飛不無激動地說:“六安市有人口700多萬,是典型的農業大市,糧食播種面積達1000萬畝,是全省最大的糧食產區之一,沿淮兩個縣還是全國產糧大縣。六安糧食調出率高,如果水稻產量能實現新突破不僅對全省還將對全國糧食安全都有重要意義。有袁隆平院士的指導,我們充滿信心。”
“水稻成熟時我一定去看!”袁隆平充滿信心地說。
“谷賤傷農,農民收入微薄”
談到今年“兩會”提案《關于糧價的建議》時,袁隆平說:“糧價偏低則谷賤傷農,農民很可憐啊,收入太低了。”他呼吁,國家要對糧價政策作出根本性改革,建議政府以較高的價格收購農民糧食,然后以平價出售糧食。這樣既能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價格的平穩,又能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和收入。
經過實際調查,袁隆平提出,雖然國家以前出臺和實施了多項惠農政策,但力度不夠大,種糧農民的收入仍然相當微薄。據湖南省物價局調查統計顯示,2010年農民種植每畝水稻的純收益是186.2元,但其中包括104.1元的國家糧食直補;到了2011年,由于生產成本上升了121.6元,農民種植每畝水稻純收益僅有116.6元,這還包括109.1元的國家糧食補貼。
“兩分地養活一個人”
“中國的糧食安全要依靠科技來解決。”這是袁隆平的一貫主張,“提高糧食單產要依靠‘三良’,即良種、良法、良田。其中,良種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礎。”
近年來,除了大力推廣“種三產四”工程,袁隆平還提出了“兩分地養活一個人”工程,后一項工程主要在我國北回歸線以南,即廣東、廣西等地實施。
袁隆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一個人每年需要原糧350公斤計算,種植一季早稻加一季晚稻每畝可產糧1400公斤,兩分地就是280公斤,再加一季馬鈴薯可折合糧食100公斤,兩分地可達380公斤,在廣西10個試點效果很好。僅依靠這兩項工程廣東省3年有望增產5億斤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