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有所回暖的商品市場昨日再受重創,玉米主力合約0905昨天也未能幸免,收盤報1654元/噸,下跌20元/噸,跌幅1.19%。玉米一直以來就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糧食作物,但是今后政策將成為其價格走勢的風向標。市場人士認為,玉米將步小麥的后塵,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和波動特點將發生重大變化,從此以后,玉米行情將演變為政策市。
玉米初現政策市端倪
近期,國家發改委又出臺了強農、惠農措施,宣布在東北地區按1.5元/公斤的價格實行國家臨時收儲。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玉米網獲悉,國家本次臨時收儲數量為500萬噸,其中吉林省180萬噸,最低收購價為國標二等玉米1.5元/公斤;黑龍江130萬噸,最低收購價為國標二等玉米1.48元/公斤;遼寧90萬噸,內蒙古100萬噸,最低收購價均為國標二等玉米1.52元/公斤。
國家臨時收儲目前起到了托市作用,收儲完成之后將掌握大量糧源,今后國家可以利用拍賣和收儲輪換對玉米價格進行干預。
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大大小小一系列政策,目的就是調控國內的玉米市場價格走勢,這些政策性措施包括:玉米及制粉的出口退稅調整、國儲玉米拍賣、在東北拍賣臨時儲備玉米等等,并且現在看來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分析人士認為,臨時收儲是國家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一部分,市場普遍預期玉米將步小麥的后塵,市場波動將不再由市場說了算,玉米行情以后將呈現典型的政策市特征。國家的托市收購價格和拍賣儲備玉米的價格將是未來玉米市場價格的決定性影響因素。
價格和供應將趨于平穩
目前,小麥是典型的政策市,價格的形成機制演變成了國家主導。極端行情在小麥市場已經不太可能出現,國家控制價格的手段就是收儲和拍賣。硬麥價格一年來一直在1800元/噸附近橫盤振蕩,強麥價格一直在2000元上下200元范圍波動。小麥市場的價格現在基本上圍繞鄭州中儲小麥拍賣價格上下波動,市場基本上消滅了趨勢性波動。
分析人士認為,玉米進入政策市目前已初現端倪,第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價格波動受到干預,上漲和下跌都不再劇烈,市場運行比較平穩。今年1月1日~6月30日,美國玉米價格上漲了超過60%,與之相對國內玉米漲幅只有12%左右;今年7月1日以來,國內市場玉米平均下跌幅度在15%左右,而國際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生物能源概念夢破滅后下跌幅度超過45%。
近期,國內玉米市場呈現和往年迥然不同的運行特征,至今沒有出現往年的季節性糧食供應短缺,也沒有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這和國家宏觀調控措施有關。
政策干預將成為市場常態
2007年末~2008年初,國儲糧庫入市采購了800萬噸臨時儲備玉米,采用了最低收購價格的方式,在保護農民利益的同時,導致了玉米價格在連續大幅下跌之后緩慢回升。
今年初,美國玉米種植區遭受水災,加上原油上漲的推波助瀾,美國玉米價格出現連續上漲,就在國內市場紛紛擔心將面臨季節性供應不足的時候,國家開始在南方舉行定期定量的拍賣活動,而且一共舉行了30次。7月22日,國家又在東北首次進行了臨時儲備玉米的連續拍賣。這些宏觀調控措施起到了保障市場供應,平抑市場物價的作用,使得今年國內玉米價格沒有出現季節性價格迅速上漲的局面。
分析人士預期,政策調控將是市場的常態,未來的中國玉米市場價格,在上漲周期中的上漲幅度會遠低于國際市場同期漲幅;在下跌周期中的下降幅度同樣也會落后于國際市場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