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2008年入冬以來,受華北、黃淮、江淮、江漢等地降水影響,我國部分省份出現了大范圍的氣象干旱,部分地區的氣象干旱程度已達干旱或持旱,而這些地區多為我國的小麥主產區。此次干旱持續時間之長、受旱范圍之廣、受旱程度之重均為歷史罕見。而近期小麥產區經過大面積灌溉后,又遭遇天氣降溫至零度以下,已經影響單產水平。分析認為,因干旱和凍害華北小麥減產已是不爭的事實,小麥產量下降將使市場對其價格預期再度攀升,小麥相對玉米的替代效應也因此繼續減弱,由于小麥與玉米之間存在一定的價格聯動性,因此小麥價格上漲的效應同樣會傳導玉米市場,并可能進一步加快國內玉米步入后塵,成為政策主導的又一糧食品種。
華北地區作為我國主要的小麥與玉米產區,其兩者間的價格存在一定的聯系,去年上半年以來,正是由于華北小麥價格普遍大幅低于玉米,因此替代效應明顯,這也抑制了當地飼用玉米的消費,從而限制該區域內玉米價格的上漲空間。此次華北麥區遭遇嚴重旱情和灌溉凍害,小麥因此減產成定局。市場對小麥價格的走勢普遍看好,其在飼料中的替代效應也進一步減弱,對飼用玉米需求產生利好,且小麥價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對玉米市場起到促動作用。此外,為保證旱區農民的種糧收入,市場傳言國家可能將采取擴大政策收儲范圍的舉措這也使得玉米市場將進一步追隨小麥,形成明顯的“政策市”格局,下面筆者將根據掌握的情況作如下分析,僅供參考。
小麥替代玉米可能降低,玉米價格堅挺增加利好
在近期連續降雨和積極抗旱的共同作用下,延續了100多天的北方冬小麥產區嚴重旱情出現重大轉折,全國作物受旱面積比旱情最嚴重時減少近一半。截至2月19日,全國作物受旱面積7003萬畝,比2月7日旱情最嚴重時減少9097萬畝,比17日減少1380萬畝;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陜西、甘肅等8省冬麥區受旱面積總計5666萬畝,比2月7日減少9666萬畝,比17日減少1314萬畝。2月18日,全國冬麥區共完成澆灌面積157萬畝。
雖然目前旱情得到持續緩解,不過近期華北黃淮小麥產區、西北麥區北部出現了6—10攝氏度的較強降溫天氣,其中山東大部、蘇皖北部的部分地區降溫幅度超過8攝氏度。正常年景,小麥起身期前具有較強的抗凍能力,一般降溫天氣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遇到干旱年份特別是像今年這樣的特大干旱年份,小麥抗凍能力下降。同時,小麥返青起身后會喪失抗凍能力。此時,如遇強降溫氣候,旱寒交強,容易導致根系受凍,造成小麥黃苗、死苗,主莖和大分蘗可能凍死,進一步加重災情發展。目前黃淮、西北麥區小麥由南向北陸續進入返青期,長江中下游麥區進入起身期,旱區小麥發生凍害的可能仍然存在。
玉米和小麥均是畜禽飼料中的重要能量原料,去年7-9月份以來,國內玉米與小麥的價差十分明顯,關內部分飼料企業均采用部分小麥來替代玉米,使玉米價格繼續上行在一定程度上受限。而今年小麥價格由于諸多利好因素的支撐,其價格始終較為堅挺,加上旱情對產量的影響,市場對小麥價格上行的預期在無形中已經形成。從性價比角度來看,小麥替代玉米的可能性降低,這無疑也是對玉米價格堅挺增加了利好因素。
華北干旱使得小麥減產,無疑給今年夏糧產量增長形成一定影響,全年糧食增產的壓力將集中在春播玉米和水稻的生產上。但是華北旱情對開春之后玉米的種植也有一定影響。據有關專家稱,玉米在苗期相對抗旱。在平原地帶玉米苗只要不旱死,隨后的有效降雨會對旱情有一定緩解,總體減產最高幅度預計不會超過5%,應普遍在2%—3%左右,但進入7月中旬,如果天氣仍舊持續干旱,玉米減產程度將大幅提高,產量若減少,相對于國內穩定的玉米需求,那么價格有望穩中上揚。
區域農民種糧收入受限,寄望玉米銷售收入增加
華北旱情在影響小麥的品質和產量的同時,還會進一步增加農民的小麥種植成本。且小麥與玉米作為華北產區主要的糧食品種,其種植收益在農民全年收入中仍占據一定比重,此次華北嚴重干旱導致小麥產量下降,要實現旱區農民種糧收入的增加,將會依靠銷售玉米收入的增加。
不過自去年華北玉米新玉米上市以來,在諸多利空因素的共同打壓之下,華北產區已淪為國內玉米市場的價格洼地,當地農民要想通過銷售糧食實現收入的連續增長已是十分困難。因此市場一直傳言,為確保華北農民種糧收入保持連續增長的態勢,國家有關部門正考慮在華北地區啟動玉米的臨時收儲計劃,如果真能如此,將會有效提振當地玉米價格。
“政策市”特征將更加明顯,預期玉米步入小麥后塵
為提振國內玉米整體價格水平,我國先后四批在東北產區實行臨時存儲政策,總計收購量達4000萬噸。在政策收儲不斷增量的利好推動下,春節之后東北產區玉米價格漲勢明顯,也由此引發部分農民惜售心理進一步增強。雖然春節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但一些地區的玉米上市量較節后初期仍未出現明顯增加,導致部分執行收儲任務的糧庫面臨無糧可收的局面。此時,華北玉米供應充足,價格較低的優勢得以顯現,隨著趕赴華北市場采購主體數量的增加,該區域內的玉米價格有望上揚,不過當地深加工企業與飼料養殖業需求始終難以有效回暖,加上缺乏利好政策的支撐,因此該區玉米價格全面上漲也難形成。
不過,倘若華北地區能夠實行臨時收購計劃,那么今年國家掌控的糧源將進一步增加,對后期國家順價銷售策略也形成利好支撐。而且今年我國玉米市場“政策市”特征將更加明顯。市場普遍預期玉米將步入小麥的后塵。
綜上所述,華北遭遇嚴重干旱和凍害確實對玉米和小麥價格的上行構成一定利好支撐。但并不是支撐價格上漲關鍵因素。眾所周知,一直以來,國內小麥價格受國家政策主導,市場普遍認為,玉米市場也將步入其后塵,形成明顯的政策市格局。所以目前價格相對小麥較低的玉米,正好可利用此次機會來醞釀上漲的動力。后期國內的天氣狀況、華北旱情和凍害發展及政策對玉米市場影響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