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9月6日在天津市召開的“全國棉花無土育苗移栽技術觀摩交流會”上獲悉,經多年努力,我國棉花無土育苗移栽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了新型營養液和生根劑等新技術產品,找到了培育壯苗、地膜覆蓋、噴施促進劑等關鍵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成活率不穩、緩苗期長、遲發晚熟三大難題,實現了節省用工、降低勞動強度和棉花高產的目標。
會議代表考察天津市武清區黃花店鎮棉花無土育苗移栽現場。圖為馬淑萍副司長和夏敬源主任考察的情景。
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夏敬源介紹說,棉花無土育苗技術自2000年試驗成功以來,已在河南、山東、江蘇等11個省60個縣累計推廣60多萬畝,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近兩年,經過各方努力,關鍵技術進一步創新,配套技術不斷完善,綜合效益顯著。目前,棉苗的成活率高達95%以上,緩苗期縮短到6-10天,每畝綜合節約成本100多元,該項技術“省力、省時、省心”和“節種、節地、節工”的特點,得到各級農業部門和農民的認可。
近年來,在農業部的大力推動下,棉花無土育苗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并創新集成配套出若干栽培技術模式,創造出了新的糧棉增長點,如長江流域棉區重點集成麥、油后板茬免耕移栽高產技術模式,黃河流域棉區重點集成麥棉、菜棉、瓜棉兩熟套栽技術模式,麥后板差移栽免耕栽培技術模式等,其中麥棉兩熟連作移栽,實現了一熟變兩熟,糧棉雙豐收的目標,有效緩解了糧棉爭地的矛盾。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馬淑萍對此評價說,隨著人口日益增長,耕地日漸減少,我國農業生產中糧棉爭地矛盾不斷加劇。在黃河流域北部地區實現由糧棉一熟向糧棉兩熟轉變,即通過向糧田爭取一季棉花或者向棉田爭取一季糧食,可以進一步促進糧棉和諧發展,保證棉花的可持續發展。
天津市地處黃河流域冀東棉區,棉花種植一年一季熱量有余兩季不足,為充分利用有限的熱量資源,當地農業部門2007年在本市武清區開始利用棉花無土育苗移栽技術,進行春棉和夏棉無土育苗移栽技術示范,均獲成功,其中改一季春棉種植為麥后移栽夏棉兩熟,可以有效增加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
在武清區黃花店鎮現場,記者看到,春棉移栽地里長勢喜人,麥棉兩熟連作移栽田也是豐收在望。據統計,2007年,武清區移栽棉田最高畝產籽棉388.3公斤,比直播棉田每畝平均增產籽棉52.5公斤,增產25.2%;武清區麥茬移栽棉花畝產籽棉234公斤,比直播棉田每畝增產籽棉111.4公斤,比同期種植夏播玉米,畝收入增加700元。
當地農民李鳳光告訴記者,他種了一輩子地,頭一次看見在麥收地里直接種小棉苗,覺得根本活不了,可沒想到,沒過幾天苗就長起來了,那真是“生”活??!而且,采用這項新技術,不用鋪地膜膜,不用整枝打杈,不但好收拾,還能增收一季,這技術真是好?。?/P>
中國農科院棉花所國家棉花產業技術研發中心毛樹春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氣候變暖,現在北方具備提高復種指數的可能,兩熟北移也已到時候了。麥茬移栽棉花的新模式已陸續在皖北、蘇北、豫北、冀南、魯西北和天津等地試驗示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特別是2008年在天津的試驗成功,表明麥棉兩熟北界已突破北緯38度。
棉花無土育苗移栽技術未來該如何發展?夏敬源主任在交流會上強調,棉花無土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技術的一次重大創新,要認真總結和完善,要遵循自然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工廠化集約發展為主線,分散育苗為補充,努力創新育苗模式、技術模式、推廣模式和產業化運作模式,探索出技術持有人、代理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民與技術推廣單位之間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化運作機制,形成技術推廣的合力,力爭實現“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上臺階”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