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0月6日電 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近期提出,要在2012年使全省糧食總產登上1000億斤新臺階,糧食商品量達到800億斤。按照《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的到2010年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目標,這意味著到2012年,“北大倉”將提供全國十分之一左右的糧食產量。
水利興則糧豐
“打一場大興水利的戰役”。伴隨著這句響亮口號的提出,水利工作在黑龍江省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全省圍繞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擴大水田、旱澇保收田面積,通過水利設施建設,確保建設一批高產穩產田。黑龍江省還規劃了三江平原大中型灌區工程、尼爾基引嫩擴建工程、西部地區旱澇保收田和以大型噴灌設施為主的旱田節水灌溉工程、三江平原綜合治理工程等一系列與千億斤糧食產能息息相關的水利工程,水利事業在黑龍江省開始走上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今年國慶前夕,伴隨著大馬力機器的轟鳴,黑龍江省引嫩擴建骨干一期工程、江蘿灌區渠首工程等9項水利重點工程同時開工,這標志著黑龍江省建設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正式啟動。
黑龍江省水利廳廳長陸兵告訴記者,僅引嫩擴建骨干一期工程一項建成后,就可以將黑龍江西部灌溉面積由17萬畝提高到182萬畝,可提高糧食產量5億斤,并將有效實現濕地補水等生態功能。通過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設,使“北大倉”實現旱能灌、澇能排,使黑土地成為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大糧倉。
科技盛則產增
科技是農業的支撐。黑龍江省農委主任王忠林說,目前黑龍江省糧食平均畝產與世界同緯度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黑龍江省現有中低產田1.04億畝,畝產比高標準田低100—300公斤,比同緯度中等生產水平的國家和地區低100公斤,如果這些中低產田達到中等生產水平國家的畝產標準,黑龍江省可增產糧食112億公斤。如果全省的中低產田全部建成高標準田,相當于在產能上再造一個黑龍江。
為此,黑龍江省提出要依靠科技挖潛增加糧食產量,把發展糧食生產的著力點放在應用科技和標準化建設上,積極推進農業科技進步。黑龍江省組織農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農業科技推廣機構,與縣市結成對子,開展科技合作共建,面向廣大農民開展科技服務。全省采取組建“農業專家大院”、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區和組織實施“科技入戶工程”等多種方式,平均每年培訓農民500多萬人次,有效提高了農業科技水平。
黑龍江省農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黑龍江省實施的良種化工程和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自2000年實施良種化工程以來,全省共推廣優良新品種260個,良種覆蓋率由90%提高到98%以上。全省還大力推廣糧食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模式,重點推廣了大豆窄行密植、玉米密植通透栽培和大壟覆膜等10項模式化栽培技術。目前,全省糧食作物標準化率達到90%以上,比2003年提高26個百分點。
通過一系列科技挖潛措施的實施,黑龍江省優質高效糧食作物面積不斷擴大,土地配置效率不斷提高。2008年,黑龍江省玉米、水稻高產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9149萬畝,比上年增加386.1萬畝。
農民富則倉足
農民是國家糧食安全的第一主體。如何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破解糧區產糧大縣、財力弱縣、農民窮縣的難題,是“北大倉”能否持續穩定增產的關鍵。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委了解到,近年來,黑龍江省全面落實中央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綜合直補、產糧大縣財政獎勵資金等支農惠農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的激勵效應。黑龍江省在財政不富裕的情況下,今年省本級涉農資金投入達76.4億元,比上年增加10億元。全省各市縣在糧食高產創建、抗旱水源工程、水稻大棚建設等方面也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把最直接、最強烈的惠農信號傳送給農民,使農民種糧積極性得到進一步迸發和釋放。
哈爾濱耕地面積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是黑龍江省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日前,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決定,對發展全市糧食和蔬菜生產作出突出貢獻的區、縣(市)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糧食規模生產大戶、農業科技示范戶進行表彰獎勵,總獎金1000萬元。今年,哈爾濱市糧食和蔬菜生產克服了諸多不利影響,如果后期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糧豆薯總產量將首次突破200億斤大關,成為歷史上產量最高的一年。
為最大限度增加農民收入,黑龍江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加快種植結構調整步伐,繼續實施“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戰略,引導農民擴大優質糧食生產面積,努力擴大綠色、無公害糧食種植面積和基地規模,增加綠色糧食作物種植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