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據農業部農情調度,目前全國玉米、大豆收獲已過九成,中稻和一季稻已收80%以上,晚稻已經開鐮收割,全國秋糧收獲進度已近八成。從各地農業部門反映的情況看,今年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有望實現連續五年增產,在當前世界經濟嚴重低迷的形勢下,我國糧食豐收為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糧食生產是在連續4年增產、自然災害頻發重發、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各種挑戰空前嚴峻的情況下展開的,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績,主要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在糧食生產和抗災救災的關鍵時刻,國務院多次召開專門會議,及時做出部署安排。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和回良玉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親臨糧食生產和抗災救災第一線,檢查指導地方做好糧食生產各項工作。
二是強農惠農政策有力。今年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央財政安排“三農”支出總量增加、增幅提高、撥付提前,“四補貼”資金規模達1028.63億元,比上年增加一倍,有力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三是指導服務扎實有效。各級農業部門積極宣傳落實政策,狠抓技術培訓,強化指導服務,大力推廣實用增產技術,努力提高糧食生產的科技水平。
四是高產創建示范帶動。通過集成技術,集合資源,集中力量,建立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以點帶面,推動區域平衡增產。在農業部組織建立的500個糧食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中,143個小麥示范片平均畝產540公斤,比全國平均畝產高221公斤;63個早稻示范片平均畝產519公斤,比全國平均畝產高150公斤。玉米、大豆等高產創建也取得了明顯的增產增收效果。
五是防災減災落實到位。各級農業部門見勢早、反應快、行動迅速,有力有序有效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地震、臺風、洪澇、干旱等嚴重自然災害,加強草地螟、蝗蟲和水稻“兩遷”害蟲等病蟲害防治,蟲口奪糧,挽回了災害損失。